法学院前身是 1996 年由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的经济法专科专业,2005 年升为法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16年 1 月独立建院,设有法学专业和知识产权专业 2 个四年制本科专业,还承担法学第二学士学位、辅修双学位、全校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和留学生的人才培养,形成了法学课程门类齐全,学源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法学院以培养应用技术型法治人才为办学目标,适应高校新文科改革需要,开展高师院校卓越法治人才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新文科创新与实践,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和省内外知名企业等建立 24个实习基地,落成使用了全国高校首个具有真实法律效力,场地固定、设备标配和全网同步直播的“校园审判庭”,并建有科技化法庭实务实训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和“速录室”成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法学院探索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依托“六位一体”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四维互动”的卓越法治人才协同育人创新机制,开展了政产学研常态化的法学类专业协同育人改革与实践,荣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报》、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官网、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黑龙江省电视台庭审内外栏目、工人日报客户端、极光新闻和人民法治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法学院还开展国际化办学,培养外国留学生。法学院是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产教研融合发展联盟参与单位、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校法律顾问单位。设有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基地、牡丹江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牡丹江市政府立法联系点、牡丹江市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牡丹江市法律援助工作站、牡丹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教育培训基地等 6 个教学和科研平台。法学院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黑龙江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2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教师总数的96%,硕士生导师7人,兼职律师9人。聘请省知识产权局、牡丹江市两级人民法院、牡丹江市两级人民检察院和行业律师近20多名的司法实务专家为法学院外聘专家和授课教师,教师荣获黑龙江省法律援助优秀志愿者、黑龙江省首届版权征文十佳指导教师、市最美女名师、市最美女志愿者、校首届“三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共计60项。
法学院拥有第二届省级一流课程“虚拟仿真科技化法庭实务实训”实验室课程,省级精品课《法学概论》和校级精品课《刑法学》,1门SPOC课程,法学专业为校级一流专业,《科技化法庭实务实训虚拟仿真实验室课程》、《宪法学》和《刑法总论》为校级金课,《国际经济法》为校级一流培育课程。近几年来,承担省校级科研和教改项目近 20 项,指导学生开展国、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10 多项,发表论文 50 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 10 多部,拥有专利 7 项,荣获省校级的教学和科研奖励 6 项。
法学院秉承“奉法、为公、格物、善行”的院训,发展特色专业,培育特色课程,打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三结合”,即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和第二、三课堂专业技能训练、校园普法与社会法律援助、网上庭审和网下公众开放日参观结合起来,通过法说方圆学术沙龙、模拟法庭、国家宪法日普法文艺汇演和法律援助等活动,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近三年,学生荣获省级法学专项竞赛奖12 项,学生法律职业资格考取率、研究生考取率和公务员考取率逐年提高,就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和律师事务以及大型企业法务部门和政府机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