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现行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的日子。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法懂法源自一点一滴,守法用法始于一言一行”。为了提高学生法学思维,巩固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学法、守法和用法的水平,11月22日法学院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举办了“模拟法庭”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现场感受法庭的庄严与法学的魅力。

庭审由11名学生分别担任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法警等角色,完整还原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被告人陈述、宣判等一系列审判程序。整个庭审过程气氛严肃,公诉人、辩护人唇枪舌战,精彩纷呈,融知识性、教育性、警示性于一体,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肃性,深刻把“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牢记于心。
刘琦同学表示:“今天在模拟法庭中我作为审判员,我认为应该始终要把公正和公平作为审判的最高准则。同时,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始终保持高度的敬业和专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将司法责任和社会责任充分落实,为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做出贡献。”

程爽和孙亚博同学作为此次模拟法庭案件的公诉人表示:此次法庭实训让我们了解到了检察官的工作,要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实施侦查。同时在工作上要细心,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最后在写起诉书的过程中,需要全面阅卷,仔细查阅笔录,注意全案每一处细节。
辩护律师赵紫薇和王雨欣同学表示:我们第一次以辩护人的身份参与到模拟法庭中,即紧张又兴奋,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我的委托人争取权利让我意识到,法律不再是书上的教条和法典上的法条,而是变成手中的武器,捍卫每个人的权利。
刘玉鑫同学说:此次模拟法庭我的身份是被告,这次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守法和自由多么宝贵,老师最后对我们的点评中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对我们的缺点和优点都进行了讲解,加深了我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法学院大一新生观摩了本次庭审,庭审结束后,徐文煜教师对同学们的精心准备和专业表现表示赞赏,并结合审判实践对模拟法庭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同时希望同学们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的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通过此次模拟法庭活动,让同学们沉浸式参与案件审理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法庭的庄重威严和法律的公平公正,在同学们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