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LeeRoss进行了两项简单而有效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虚假同感偏差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决策的。
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又叫作虚假一致性偏差,是指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又或者自己是个社牛,认为别人也喜欢社交;自己是个锱铢必较的人,认为别人也斤斤计较。

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
(1)、当外部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
(5)、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
(6)、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
那该如何避免“虚假同感偏差”呢,凡事要多听听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学会换位思考,要允许一切如其所是,要允许自己做自己,也要允许别人做别人。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真正地放低姿态,倾听不一样的声音;能够真正地换位思考,接受其他的可能性;能够真正地拥有包容之心,见证世界的多样性。

要明白: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柔情;大树可以顶天立地战风雨,小草也可以接连一片成草原。
“虚假同感偏差”就是如此,我们切勿陷入这般泥淖,要避免它,突破它,战胜它,拥有一种正确的心理效应去面对我们美好的未来!永远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