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院坚持“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理念,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三跨式”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校通过优化学科专业、强化产教融合、完善行业协同育人等举措,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2025年7月6日,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院与北京市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法学人才协同培养。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院院长李学锋、盈科律所管委会主任王立群代表签署合作协议并为实习实训基地揭牌。副院长张戈平、国际经贸规则负责人徐忠颖、教师张雪、刘文昭、王晶、律所监事会主任王松林、涉外法律事务部副主任鞠雪芹、名誉合伙人贾涵律师等出席签约仪式。
李学锋院长介绍了学校67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近几年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建设需要,驶入高质效发展的快车道成果丰厚。法学院建院9年来借助学校发展的红利,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实务人才培养的要求,打破行业壁垒,长期按照政产学研的方式,2017年建成使用了全国高校首个具有真实法律效力的“场地固定,设备标配和全网直播”的校园审判庭,也是黑龙江省第一个落户高校的数字科技化法庭;2021年建成省级一流课程“虚拟仿真科技化法庭实务实训”实验室,成为全省首个同时拥有“虚实法庭”的高校;2024年作为东三省首个同时拥有区域国别学硕士研究生学科、法学专业、知识产权专业、国际经贸规则专业(目前全国17个获批高校里面唯一的师范院校),实现了全国高校首次开庭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等,联合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实现了东三省首个实质性实现注册中俄双学籍的中俄法学专业“2+2”本科教育联合培养,组建了法学专业优创班,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院实现了学科、专业、联合培养和开庭涉外案件的多层次涉外法治布局。黑龙江省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首批产教融合赛道的获奖单位,协同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建成全省首个“省级涉外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基地”和“牡丹江师范学院人工智能赋能知识产权教育教学培训基地”的“一协议两基地”的模式,是黑龙江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四所高校之一(哈外唯一),2022年和2025年荣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二等奖共2项,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30多项,省级及以上媒体报告50多次。
李学锋院长表示,北京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是联合国南南合作全球智库网络联合创始机构,在2022年、2023年Global 200全球律师人数排名中蝉联第一,作为全球首家单体突破10000名律师事务所,实现了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响应机制,其坚持“党建引领,建设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秉承“全球视野、本土智慧”的理念与牡丹江师范学院北疆应用型师范大学以教育之力守边疆的理念相统一,特别是其2021年开启的“国际化、专业化、数智化、碳中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目标,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教育向北涉外法治化、学科专业优化、人工智能化和产教融合化提高公众对碳中和的认知度,借助法学院省政府4位立法专家助力环境政策与法规制定方面存在高度共识,将邀请盈科实务专家按照“双导师制”,参与法学院“一带一路”中国国际法治问题研究、国际仲裁、区域涉外人工智能法治研究、海外企业管理与全球胜任力等前沿课程,联合指导学生参与中俄贸易纠纷、国际并购等实战项目,定向输送复合型人才,针对黑龙江对俄贸易、服务黑龙江4567现代产业体系,法学院按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六位一体”和“四维互动”,培养怀揣家国情怀,法学基础理论扎实,具备知识产权素养和国际视野,能在区域涉外经贸活动中积极应对和参与涉外治理,自觉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国家急需涉外法治人才。
王立群表示盈科哈尔滨有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是全球资源整合力,直通盈科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提供30余个涉外领域的真实案例库,包括中俄商事纠纷解决研究等特色领域;二是专业化团队支撑,涉外团队深度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等法规,并具备处理中俄能源合作、跨境农业投资等复杂项目的经验。盈科哈尔滨将通过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优势为牡丹江师范学院以及法学生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北京市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与牡丹江师范学院法学院正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关系,聚焦传统法律实践与涉外法治能力双轨培养,依托盈科全球布局和跨境法律服务优势,为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亚区域输送精通国际规则的法律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及对俄开放战略。
签约仪式前我院一行参观了北京市盈科(哈尔滨)律师事务所。该所作为盈科全球第126家分支机构,拥有跨境投资、知识产权等8个专业部门。参观过程中,律所管委会主任王立群律师陪同法学院一行参观了诉讼仲裁部、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及数字化案管系统等。
此次合作,牡丹江师范学院与盈科哈尔滨将携手培育通晓国际规则、扎根龙江大地的法治生力军,有利于系统化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增强产教融合的国际化、专业化和协同化的实践育人水平,积极储备东北亚涉外法律人才,为黑龙江自贸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储备专业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涉外法治建设讲好龙江故事和提供“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