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消防安全是国泰民安的保障,更是校园安全生活的基石。掌握系统的火灾风险识别与预防知识,不仅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技能,更是培养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详细解析校园环境中存在的火灾隐患,并提供全面的预防指南。
一、校园常见火灾风险识别
用电安全是校园防火的重中之重。常见风险包括:插线板串接使用或超负荷运行;电器设备长时间通电;使用劣质、老化电器;私拉乱接电线;在室内为电动车电池充电。这些用电隐患往往隐藏在日常生活细节中,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用火安全同样不容忽视。在禁烟区域吸烟;不规范使用蚊香、蜡烛等明火源;在宿舍内违规使用大功率炊具。此外,可燃物管理不当也会增加火灾风险,如在楼道、消防通道堆放易燃杂物,或在热源附近放置可燃物品。
二、科学预防措施指南
规范用电方面:严格执行"人走电断"原则;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电器产品;合理分配电器使用;定期检查电线电路。这些措施需要成为日常生活的自觉习惯。

用火管理方面:严格遵守宿舍管理规定,杜绝在室内使用任何明火及违规电器。对于可燃物管理: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合理收纳易燃物品;定期清理杂物。
三、应急准备要点
熟悉所处环境的消防设施布局至关重要。包括了解灭火器、消防栓的位置,掌握安全出口方位和紧急疏散路线。建议制作个人应急卡片,记录重要联系方式和逃生路线,这些准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作为法学院学子,严谨细致不仅是专业要求,更应成为安全准则。将"识风险、懂预防"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系统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培养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这既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表现,也是法治精神在安全领域的具体实践。